最近在微信群和投資景點的朋友聊天。景區應該如何運營?景區運營有哪些思路?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,每個人的思路都不一樣。但是,閑聊之后,本人發現,其實景區的經營管理無非就是“人”、“財”、“物”三個關鍵詞的管控。為什么這么說?
業界有一個共同的聲音。景區員工綜合素質低,經常被三姑六婆介紹,不能罵。但是一個景區要想長期發展,尤其是星級景區,人的管理是核心環節,景區的運營和收益是否最大化,人是關鍵。而“人”包括員工招聘、培訓、考核、績效指標、考核激勵、團隊建設、服務設計、消防和應急預案,以及日常的工作分配和安排,如各個崗位的調度、保潔人員的安排和指標等。我們在我們的景點能做什么?比如人才培養、績效管理、完善工作會議制度、晉升晉升制度等,如果條件允許,建議景區自建人事制度,規范日常行為規范和勞動合同管理,規避用工風險。
“財務”是景區盈利的關鍵,而收益(賬單、分配等。)和成本(能耗、采購、維護和保險費、員工工資、日常開支等。)的景區應合理控制。有的景區看似收益不錯,但內部處理會計統計時管理效率很低;此外,財務管理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,使得投資回報無限延長。景區“財富”的運作無非是目標結果導向,然后對目標價值進行分解細化。比如為了防止漏票、假票,利用售票系統規避財務風險;景區物資的采購要嚴格控制,利用景區票務系統的購銷存模塊對購銷存進行控制,并形成報表,可以對采購的物資進行計量,避免過度采購帶來的額外不必要的工作量。進出庫必須建立臺帳,損耗、報廢等歸檔制度應健全。
“物”包括景區內產品、設施、設備的維護。景區內的“物”都是暴露出來的,除了人為因素,還有自然因素,所以對景區內日常的“物”進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。此外,景點宣傳資料、VI標牌(多為標牌)、票務管理系統等。都在“物”的內容中,我們可以理解為景區為游客服務所需的全部軟硬件設施設備,所以你的景區是否口碑好,跟“物”有很大關系。
“事”的管控是正常的事,需要每天持續做,景區設施設備的維護制度,檢修維護的時間段,景區公廁的保潔計劃等。不管是兼職還是全職,都需要安排到位,景點不能采取形式主義。在景區試行線上名人項目或二淘汰計劃時,需要提前對項目進行考察和討論,然后在實地實施,不要一手決定事情。